土壤pH值與土壤EC值是什麼?了解農業不能不認識的2大重要名詞、土壤是酸還是鹼?
不少人看到作物缺肥就會拼命補肥,但一直施肥作物就一定會吸收嗎?施用到土壤的肥料真的都有效嗎?影響土壤健康的兩個重要因素是「土壤pH值」與「土壤EC值」,這兩個指標都對土壤上的作物有密切的影響。這就讓我們來了解這兩項指標的意義吧!
《土壤 pH 值&養分有效性,土壤酸不酸》
pH 值是氫離子 (H+) 濃度指數,通常用來表示溶液的酸鹼度。
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的水溶液以 pH=7 為中性,若 pH 值小於 7,說明氫離子 (H+) 濃度大於氫氧根離子 (OH-),溶液酸性較強;而 pH 值大於 7,則是 H+ 的濃度小於 OH-,溶液鹼性較強。
以土壤來說,每種作物所適合的 pH 值皆不同,基本上大部分作物適合生長的 pH 值平均為 5.5-6.5(弱酸性)。太酸或太鹼都會影響營養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,不利於植物吸收利用,或影響微生物活性。
在酸性環境下,許多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會降低,造成作物病害發生之病原反而活性增加
因此將土壤pH值維持在適當範圍其實就可以減少很多問題了。
養分有效性
在不同 pH 下,植物營養元素可呈現難溶態、交換態或水溶態等不同的型態。型態不同,植物對它們的吸收也有不同難易度,因此,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都存在特定養分的吸收障礙。
在酸性環境下,由於土壤膠體上的交換位置極大部分為 H+ 和 Al3+ 佔據,K+、Mg2+、Ca2+ 和硼、銅等微量元素淋失的機會增加,所以酸性土壤常發生鉀、鎂、鈣和硼等營養的缺乏。
pH 值在 6.5 附近,各種要素的有效性最高。因此,調整土壤 pH 值是改善土壤養分境況最有效而快速的方法。
微生物生長
土壤pH值除了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外,也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與活動,強酸及強鹼皆不利於有益微生物的生長。 在酸性環境下,許多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會降低,造成作物病害發生之病原反而活性增加,因此將土壤 pH 值維持在適當範圍其實就可以減少很多問題了。
土壤性質
強鹼同時亦可分散土壤粘粒,造成排水不良,並溶解土壤腐植質,阻礙土壤團粒的形成,如此而間接危害植物生長。
土壤pH值影響著土壤健康以及生活其中生物的健康,要知道如何維持適當土壤pH值,就要瞭解影響的因素,而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「肥料」!
《水和土壤電導度,土壤鹼不鹼》
EC 值的大小代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鹽類的多寡。EC 值越高,表示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鹽類越多,因此較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及水分、養分的吸收。土壤飽和抽出液之 EC>4dS/m,則可能造成鹽害問題。
若長期使用大量肥料,土壤中剩餘的養分越多,使EC 值提高,造成土壤太鹹,甚至產生鹽害,會使滲透壓變高,作物根系不易吸收水分和養分,並且產生毒害、根部受損、葉片萎凋、生產緩慢等症狀。
土壤和水的電導率對植物之影響
無論是土壤溶液還是養分溶液(水耕),植物根系都會不斷與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。這種水性介質中的鹽濃度以及電導度深深地影響了植物的生長。
鹽濃度以兩種方式影響植物及其環境:
- 滲透壓:植物的吸水率由蒸散速率和根系細胞的滲透壓調節。水從低溶質濃度到高溶質濃度流過根細胞膜。因此,土壤溶液或水中的高鹽濃度降低了植物的水份利用率。
- 特定離子的毒性:儘管從電導度無法得知溶液中存在著哪些離子,但土壤溶液或營養液的高電導率通常意味著特定離子的濃度較高,這可能對植物有毒。例如:高濃度的氯化物、鈉、硼等等。
而並非所有植物對鹽分的反應都相同,耐受性也不同,有些植物比其他更容易受到危害,因此須了解自己的作物特性及土壤。
電導度 (EC) 與 TDS 有關,並用作溶解鹽總量的量度。一般而言,溶解鹽的濃度越高,電導度越高。 但是,溶液中離子的濃度超過一定濃度時,電導度不會隨離子濃度的增加而增加。這是由於形成了離子對或抗衡離子,從而削弱了彼此的電荷。 圖片來源
《EC 電導度》
EC 值的大小代表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鹽類的多寡。EC 值越高,表示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鹽類越多,因此較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及水分、養分的吸收。而每一種植物適合的 EC 值也不同,但基本上,土壤飽和抽出液之 EC>4dS/m,就可能造成鹽害問題。
若長期使用大量肥料,土壤中剩餘的養分越多,使 EC 值提高,造成土壤太鹹,甚至產生鹽害,會使滲透壓變高,作物根系不易吸收水分和養分,並且產生毒害、根部受損、葉片萎凋、生產緩慢等症狀。
其實作物要長得好,最主要還是土壤要顧好,當作物生長不如預期時,很多人的直覺就是要再下更多的肥料,但是我們想過我們的作物、土壤是否承受的了這些嗎?首先還是要檢測一下自己的土壤是否健康,以及檢視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否正確,若平常保養好土壤,雖然不能保證整年中全無病蟲害或其他生長障礙產生,但作物生長過程是會順利很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