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合作用
說到光合作用大家一定不陌生,從國中開始一直出現在生物課本上,且對於農業來說是不可忽略的一環,樹勢、果實甜度、水稻入漿等等的農業常見需求,都與光合作用息息相關,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作物是如何成長的吧~
《光合作用發現者-英格豪斯》
Jan Ingenhousz 英格豪斯,是位荷蘭的生理學家,出身貴族,原本從事醫學,而後投入植物在氣體交換方面的研究,因此發現植物在被光照到的情況下,會在綠色部位的器官發出氣泡(氧氣);若在無光的地方則會排出二氧化碳。並且發現植物在有光的情況下所排出的氧氣多於二氧化碳,此發現指出在生活四周的空氣並非僅來自於土壤。
《光合作用》
光合作用的反應可以仔細到非常複雜,但我們還是簡單講述就好!
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可以簡化為以下: CO2+H2O → (CH2O)n+O2+H2O
二氧化碳+水 → 葡萄糖+氧氣+水
表示光合作用生物(植物、藻類…)的葉綠素吸收光能後,把由氣孔進入的二氧化碳和植物根部吸收的水轉化為醣類及氧氣、水。
而光合作用可分為以下兩步驟:
- 光反應:葉綠素吸收太陽光能,把水分解成氫和氧氣,並能夠產生能量,所產生的氧氣則釋放到大氣。
- 暗反應:葉綠體中的酵素,利用上述光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和氫,把二氧化碳轉換成葡萄糖和水。此反應進行主要是受酵素的影響 ,而與光照沒有直接的關係, 故稱為暗反應。
反應中所產生的葡萄糖,除直接供植物生長所需外,亦可轉換為蔗糖、澱粉,亦可輾轉合成蛋白質和脂質等物質。
因此光合作用對於作物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喔!